【功效与作用】
盐泽泻是中药材泽泻经过盐炮制得到,
1,清热通便:盐泽泻具有清热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结便秘等症状
2,利湿:盐泽泻具有利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3, 利尿消肿:盐泽泻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帮助减轻身体的水肿状态
4,清热解毒:盐泽泻具有清热功能,常用于治疗由于内热引起的高热、烦躁、口渴等症状
5,助消化:盐泽泻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增强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6,降压作用:盐泽泻可能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缓解症状
7,抗动脉粥样硬化:盐泽泻可以利尿,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常用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盐泽泻时需注意用量及适应症,以免过度使用导致不良反应。不建议长期或者过量服用,以免损伤正气或引起腹泻等问题。使用时最好遵循医嘱,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性味归经】
「气味」甘,寒,无毒。《别录》曰∶咸。权曰∶苦。元素曰∶甘,平。沉而降,阴也。
杲曰∶甘、咸,寒,降,阴也。
好古曰∶阴中微阳。入足太阳、少阴经。
扁鹊曰∶多服,病患眼。
之才曰∶畏海蛤、文蛤。
【主治】
风寒湿痹,乳难,养五脏,益气力,肥健,消水。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 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本经》)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 逐膀胱三焦停水(《别录》)。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道(甄权)。主头旋 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尿血,主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大明)。
入肾经, 去 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肿胀,渗泄止渴(元素)。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李杲)。渗湿 热, 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香港脚(时珍)。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使用禁忌】
肾虚精滑者忌服。
【相关药方】
「附方」旧三,新四。
酒风汗出∶方见麋衔下。
水湿肿胀∶白术、泽泻各一两,为末,或为丸。每服三钱,茯苓汤下。(《保命集》)
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运引饮。三白散∶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水一盏,姜五片, 灯心十茎,煎八分,温服。(《局方》)
支饮苦冒∶仲景泽泻汤∶用泽泻五两,白术二两,水二升,煮一升,分二服。《深师方》∶ 先以水二升煮二物,取一升,又以水一升,煮泽泻取五合,合此二汁分再服。病甚欲眩者, 服之必瘥。
肾脏风疮∶泽泻,皂荚(水煮烂),焙研,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酒下十五丸至二十 丸。
(《经验方》)疟后怪症,口鼻中气出,盘旋不散,凝如黑盖色,过十日渐至肩胸,与肉相连, 坚胜金石
1、降血脂作用:泽泻的脂溶性部份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由其中分离得的泽泻醇A、B及泽泻醇A、B、C的乙酸酯,除泽泻醇B外,都有显着的降胆固醇作用。以0.1%的含量加入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饲料中,可使血胆固醇下降50%以上,其中以泽泻醇A-24-乙酸酯作用最强。泽泻的乙醇提取物、乙醇浸膏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等,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和大鼠都有降血脂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和其不溶于醋酸一水中的残留部分作用最强。醋酸乙酯提取物每日口服1g/kg,对饲以普通饲料的正常大鼠亦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用同位表标记法证明,泽泻醇A有抑制小鼠小肠酯化胆固醇的能力,并可使胆固醇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率降低34%,但不影响亚油酸的吸收。
2、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泽泻醇A乙酸酯、泽泻醇B乙酸酯和泽泻醇C乙酸酯可保护因四氯化碳中毒的小鼠肝脏,其中以泽泻醇C乙酸酯效果最好。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泽泻浸膏给犬和家兔静脉注射,有轻度降压作用,并持续约30分钟左右。泽泻摩醇对各种实验动物有轻度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并不明显影响血浆肾素和ACE活性或醛固酮水平。泽泻醇提物在体外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兔离体主动脉条件收缩有缓慢的松弛作用。泽泻摩醇可抑制由血管紧张素引起的家兔主动脉条的收缩,其收缩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泽泻摩醇用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可见减少心输出量和心率以及左心室压力,但可增加冠脉流量。
4、利尿作用:用盐水负载的小鼠或大鼠做利尿实验,小鼠皮下注射泽泻醇A乙酸酯100mg/kg能增加尿液中K+的分泌量,但口服同样剂量则无效。大鼠口服泽泻醇A乙酸酯或泽泻醇B30mg/kg剂量时,明显增加Na+的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和P<0.01。
毒理毒性
泽泻,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茎、叶中含有毒汁液,牲畜皮肤触之可发痒、发红、起泡;食后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还能引起麻痹。小鼠静脉注射泽泻提出物中一新物质TLD50为780mg/kg,腹腔注射为1270mg/kg。 毒性T(1.1.1.1)对小白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780mg/kg,腹腔注射为1270mg/kg,口服为4000mg/kg。按0.1%及1%浓度混于饮食中,饲大鼠2个半月,体重、内脏重量、肝脂肪量均无明显改变。泽泻含有刺激性物质内服可引起胃肠炎,贴于皮肤引起发泡,其叶可作为皮肤发红剂。羊吃此植物无害,而牛可引起中毒,表现血尿。 泽泻甲醇提取物小鼠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0.98和1.27g/kg。口服4.0g/kg。按1%比例拌于饲料中喂大鼠75天,未见明显毒性。以泽泻醇浸剂100mg/kg小鼠腹腔注射,观察72小时,无一死亡。以泽泻浸膏粉1g和2g/kg(相当临床用量的20和40倍)拌于饲料中喂大鼠,共3月,动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增长,血清谷一丙转氨酶活性及血红蛋白量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但病理检查发现肝细胞和肾近曲小管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浊肿和变性,给药组比对照组明显,大剂量组比小剂量组明显,提水可能与给药有关,但心脏组织未见明显变化。
常见方剂:
①《素问病机保命集》白术散:治臌胀水肿:白术、泽泻各半两。上为细末,煎服三钱,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三十丸。
②《金匮要略》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
③《纲目》三白散:治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晕引饮: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水-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温服。
④《妇人良方》泽泻散:治妊娠遍身浮肿,上气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泽泻,桑白皮(炒)、槟榔、赤茯苓各五分。姜水煎服。
⑤《千金方》:治湿热黄疸,面目身黄:茵陈、泽泻各一两,滑石三钱。水煎服。
⑥《外科正宗》:治寒湿脚气,有寒热者:泽泻、木瓜、柴胡、苍术、猪苓,木通、萆薢各五钱。水煎服。
⑦《宣明论方》泽泻散:治小儿齁蛤,膈上壅热,涎潮:泽泻一分,蝉衣(全者)二十一个,黄明胶(手掌大一片,炙令焦)。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米汤调下,日进二服,未愈再服。
⑧《素问》:治酒风,身热解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⑨《圣济总录》泽泻散:治风虚多汗,恶风寒颤:泽泻、防风(去皮)、牡蛎(煅赤)、苍术(米泔浸,去皮,炒)各一两,桂(去租皮)三分。上五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温粥饮调下,不计时。
⑩《经验方》:治肾脏风生疮:泽泻、皂荚,水煮烂,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以温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涩,诚为行去其水。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②《医经溯洄集》: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之功。
③《本草蒙筌》:泽泻,多服虽则目昏,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目昏。二者不可不知。
④《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复云久服轻身、面生光,陶、苏皆以为信然,愚窃疑之。泽泻行水泻肾,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谬可知。
⑤《本草汇言》:方龙潭云,泽泻有固肾治水之功,然与猪苓又有不同者。
⑥《本草通玄》:盖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⑦《药品化义》:凡属泻病,小水必短数,以此(泽泻)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治水泻湿泻,使大便得实,则脾气自健也。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则真水得养,故消渴能止。
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Copyright © 2024-2025 的功效与作用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